面對疫情,學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凝聚戰“疫”信心、傳遞戰“疫”力量,對廣大師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責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將大思政課全方位融入育人環節,為時代青年成長注入強大動能。
守牢課堂教學主陣地
疫情期間,學校全方位保障線上教學高質量開展,確保線上教學和線下課堂等質同效。充分發揮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德法教研室主任馬麗娟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將學??挂邇热荨叭耸忠粋€,青島科技大學為3.4萬學子發放暖心餐盒”“晚上八點相約跳廣場舞”等融入“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部分章節。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重點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與其他時期的差別,與學生展開深入交流,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對我們面對的疫情防控有了更深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王建美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中從抗疫特殊時期切入,引導學生對中西方抗疫進行對比,從而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堅定“四個自信”。對抗疫中的各行各業的貢獻者進行介紹,播放抗疫青春小視頻,讓學生了解90后一代青年的擔當和責任感,增強00后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在實踐課中加入抗疫內容的選題,引導學生就抗疫相關內容進行選題,在完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同時,強化對學生進行訂制化、精準化的思政教育,把思政教育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學校組織教師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在線上教學中持續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涵養家國情懷,以實際行動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信息學院郭韶升老師在“C語言程序設計實訓2”實踐課程中設置“新冠疫情相關人員管理系統”“小區疫情防控管理系統”“疫情人員信息管理系統”等開放性題目,使學生根據學校、小區、社區等組織實際需求,以實現疫情防控信息管理為目的,通過程序提高人員信息管理、核酸檢測登記,信息篩查、信息上報的效率,減輕疫情防控人員工作負擔,做到專業實踐與疫情防控相結合,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數理學院徐菲老師根據傳染病的傳播機理建立傳染病的數學模型,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數據的準確性對決策的重要作用,通過課程教學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個人對病毒的防范意識,積極配合防疫工作。
用好身邊戰“疫”活教材
抗疫的每一步,都是生動鮮活的思想政治教材。疫情無情人有情,學校始終把師生平安、身心健康掛在心上,堅持“鍵對鍵”與“面對面”相結合,把關心關愛傳遞給每一名師生。全體校領導,機關部門負責人,學院院長、黨組織書記、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全體輔導員全部在校內住宿,24小時值班值守。為了不占用公共資源,他們自帶簡易的折疊床、甚至是孩子的爬行墊在辦公室過夜,席地而臥、和衣而眠,這一湊合就是好多天。疫情期間,校黨委書記馬連湘作了題為《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眾志成城、堅持不懈,守住三條底線堅決打贏這場大仗硬仗苦仗》的講話,總結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校長陳克正為信息學院等學院學生代表講授了一場“特殊”的疫情防控專題“思政課”,并為學生代表發放了不銹鋼餐盒。走訪部分學院,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為學院學子帶來了“一次特別的主題班會”,就如何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陳克正對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一是面對疫情,要心懷“大我”講家風。二是面對疫情,要肩負“大任”講擔當。三是面對疫情,要踐行“大德”講風格。四是面對疫情,要錘煉“大志”講奮斗。學校核酸檢測隊伍中有5名女性身懷六甲堅守崗位,她們用實際行動感動著身邊的同事,也用鋼鐵意志守護著師生的健康。為保障學生們用餐便捷安全,學校集中為全體學子配發了近3.4萬套防疫愛心餐盒。學校為學校教職工申請“家庭寬帶上行提速服務”,為學生申請“手機流量擴充服務”。加班加點為近280個教室安裝線上軟件,兩校區共安排10余名教職工隨時響應網絡及多媒體教室需求,把潤物無聲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個人、做到心坎,增強了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感召力。
學校高度關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大力宣傳抗擊疫情過程中發生的感人事跡,講述學校各支隊伍勇挑重擔、堅守一線的英雄故事,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守好“責任田”的擔當故事,志愿者不計酬勞、日夜兼程的奉獻故事,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加強生命健康和大愛教育,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活動,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狀態;協同心理咨詢專業師資力量,通過線上途徑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及時解決學生面臨的各類困難,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疫情防控形勢,消除恐慌感,堅定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
上好戰“疫”思政實踐大課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學校眾多學子受到身邊戰“疫”事跡的感染,站出來、沖上前,以青春的名義積極“參戰”,這些勇敢、熱情、擔當的科大青年,用行動實踐了心底涌動的家國情懷。信息學院2018級本科生國蕓禎、劉瑞彪、徐金凱、劉振巖、王研、張坤旭分別將自己獲得的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捐贈給學校,捐贈金額共計10000元。同時行動起來的還有傳媒學院漢語言文學191班學生劉曉陽、動畫(中英)202班學生劉溪辰,全校師生眾志成城的努力也時刻激勵著他們。兩名學生表示,作為學生干部,希望能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老師和志愿者提供一點幫助,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經多方聯絡,最終采購了110套防護服,20000只醫用外科口罩,3000瓶84消毒液,350瓶75%乙醇消毒液,并于日前捐贈給學校。銷售方負責人得知采購人是駐青高校大學生后專門打來電話,為學校能夠培養出這樣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學生表示驕傲。
校團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結合各校區實際情況,周密制定志愿服務方案。截至目前已派出42批累計3000余名志愿者,服務時長6000余小時。在核酸檢測的信息核對錄入現場,學生志愿者們凌亂的頭發在風中飛舞,身上的紅馬甲卻在熠熠生輝,他們以奮斗姿態展示了“00后”的責任與擔當,唱響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之歌。
師生們發揮自己所長,利用繪畫、書法、歌曲等多種形式,為奮斗在一線的工作者們加油,為青島加油助威,為身邊的英雄加油,為自己加油!年輕一代在疫情面前經受住了考驗,用奮斗與不屈書寫自己的使命與擔當。
學校把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充分轉化為防疫斗爭的強大力量,在這場戰“疫”中合力講好一堂特殊而又鮮活生動的思政大課。